左一:梁沁韻 (Sandra) - 香港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創意設計師
左二:謝沅珩 (Den Den) - 香港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創意監製
中間:潘素齡 (Jo) - 香港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創意發展總監
右二:廖俠凱 (Hugo) - 香港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平面設計助理
右一:Kendall Elliott - 香港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美術總監
日子越來越近,為慶祝迪士尼公司創辦 100 週年及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開幕 18 週年而鑄造的華特迪士尼與米奇老鼠「創夢家」銅像,即將於今年 10 月 16 日正式和本港及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見面,這個重要的里程碑不但展現了香港迪士尼樂園與迪士尼「說故事」力量的緊密關係,亦提醒著樂園自開幕以來一直致力與本港社區合作,締造許多卓越成就。「創夢家」銅像由創作至到成品脫模都是由香港和美國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團隊不繼進行相關的研究及設計工作所得來的成果,由人物的每一個姿勢、眼神、紋理、配飾以至到字體都經過深思熟慮。五位主導著「創夢家」銅像項目的香港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師,今天和讀者分享銅像的幕後設計點滴。
迪士尼的銅像通常都是由美國的幻想工程負責創作工作,但今次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創夢家」銅像就由香港幻想工程團隊主力負責各項設計工作,過程中亦有與美國的幻想工程團隊溝通並協助微調設計,而銅像的比例尺寸模型則交由美國的幻想工程雕塑師負責塑造。「創夢家」銅像項目更是香港迪士尼培育本地年輕創意人才的重要里程碑,為他們提供展示大展身手的機會,他們的創意正展示了香港迪士尼樂園説故事的重要價值。
「創夢家」銅像的靈感源自華特迪士尼在美國洛杉磯格里菲斯公園 (Griffith Park) 萌生建造迪士尼樂園,銅像不僅紀念了迪士尼樂園的成就,也擁抱未來的無限可能,下文將會由美術總監 Kendall 訴說更多。
畢業於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主修插畫的 Sandra,是「創夢家」項目的插畫師。她在加入香港幻想工程師團隊的四年間曾參與樂園內多個重要項目,包括大冒險家餐廳、迪士尼好萊塢酒店的翻新項目等。Sandra 亦分享到,在幻想工程師團隊學到 3D 立體設計及室內設計,將作品由 2D 演變成 3D,把設計帶到現實,有一種夢想成真的感覺,而賓客更可真實地接觸到她的創作。
大家在早前見到的幾幅「創夢家」藝術概念畫作就是出自 Sandra 的手筆,作品展現整個項目的故事精髓。
在「創夢家」項目的過程中,Sandra 第一次美國創意團隊合作,更包括大師級人馬 Chris Turner 為 Sandra 在繪製畫作時提供意見,令她獲益良多,亦展現出華特迪士尼傳承下一代的精神。由於藝術大師們堅持把作品的每一個細節做到最好,例如華特迪士尼手上戒指位置、面部表情和皺紋,領呔款式和圖案,銅像的溫度、觸感、質感、顏色,這些細節重視亦令 Sandra 見識到美國創意團隊對「說故事」的熱情,也貫徹香港迪士尼以故事為中心的理念。
Sandra 表示,項目令自己更了解華特迪士尼的故事,更明白要實現夢想需要「行動(take action)」。正如「創夢家」的英文名「Dream Makers」,華特不止是一個「Dreamer」,亦要成為一個「Maker」。華特迪士尼開始建造迪士尼樂園已年近 60 歲,仍努力實現夢想,令人相當感動。
只要有夢想,終可夢成真。就好像現職香港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平面設計助理的 Hugo,他自初中起便是迪士尼迷,每年都會購買樂園年票「奇妙處處通」,常與同學進園閒逛,對樂園當時城堡煙火表演及「小小世界」的印象尤其深刻,樂園的愉快及奇妙的氣氛亦幫助他舒緩讀書壓力,另一方面成為他修讀設計及以在迪士尼工作為夢想的契機。
Hugo 於 2018 年在香港迪士尼樂園實習參與不同的設計項目,期間吸取很多寶貴經驗。在實習完結後他前往美國薩凡納藝術及設計大學進行交流及繼續學業,畢業後便全職加入香港幻想工程師團隊主力負責及監督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的平面及標誌設計。
除「創夢家」銅像本身外,還附設有兩本個書型牌匾,而這個部份就是由 Hugo 負責設計。Hugo 分享到,牌匾原本設計與其他迪士尼樂園的華特銅像一樣,只有一塊牌匾,但是考慮到「創夢家」的故事不單描述華特迪士尼人生旅程的重要里程碑,還帶出迪士尼樂園會在未來的一百年繼續不斷創新,為賓客締造奇妙時刻的訊息,所以最後決定以兩本分別述說了「過去」與「未來」的書本去展現「創夢家」背後的精神。
安置在銅像左邊的牌匾描述了華特迪士尼在格里菲斯公園 (Griffith Park) 看女兒坐旋轉木馬時萌生興建迪士尼樂園的想法。
在右邊的牌匾則記錄了華特迪士尼在迪士尼樂園成立 10 週年 (1965) 時,於迪士尼樂園酒店向演藝人員的演說「過去 10 年只是最後採排,我們才剛起步」,這句説實顯示出他對未來的想像。
Hugo 繼續分享兩個書型牌匾的設計細節花了一番功夫,由設計概念,決定物料、外觀及輪廓,就連書頁打開到第幾頁等細節都有一一作出考慮。兩個牌匾的設計概念是手寫日誌,頁面的文字及排版參考了很多華特迪士尼的手寫信件,更親自跟美國團隊的平面設計師與字體公司進行溝通,微調合適的中英文字體和符號,令整體感覺更貼近華特迪士尼的手寫風格之餘,亦需要同時考慮到鑄銅製作對幼細字型的限制,要在設計及實際製作之間取得平衡。
圖片來源:Heritage Auctions
為了忠於華特迪士尼簽名樣式要有隨意的感覺這個設計槪念,Hugo 做了大量研究,最終在一本《木偶奇遇記》的製作繪本上找到合適的華特先生的簽名,並取得「華特迪士尼檔案館」(Walt Disney Archive) 的授權使用。
Hugo 表示,享受參與不同的大型翻新工程,在取得美觀及考慮到將來維修保護工作平衡,與時並進地使用適合且耐用的物料,同時亦加入新的設計元素,例如令賓客發現時會會心微笑的「隱藏米奇」等彩蛋,為他們創造更多奇妙時刻及獨特的體驗。他續稱,認為迪士尼幻想工程團隊及樂園設計最獨特之處就是對細節的處理及重視,並會考慮賓客與作品互動時的用戶體驗,同時將 Magic Moment 及歡樂帶給賓客。
職業生涯始於電影製作的 Kendall Elliott (下稱「Kendall」) 是今次「創夢家」項目的美術總監,他 1995 年加入華特迪士尼工作室,在取得工業設計學位後,於 2003 年加入香港幻想工程師團隊,參與香港迪士尼樂園的興建,見證香港迪士尼的成長。
Kendall 分享了「創夢家」銅像的設計靈感來自華特迪士尼萌生興建迪士尼樂園的一刻。話說當年華特迪士尼帶著兩位女兒去到格里菲斯公園 (Griffith Park) 玩旋轉木馬,他在長木凳*上看着女兒們在旋轉木馬快樂的樣子,激發出興建迪士尼樂園的夢想。他希望興建一個地方,讓父母和小孩可以一起玩樂。後來他與親友和工作室員工一起構思和興建世界上第一個迪士尼樂園,這是眾所週知的迪士尼樂園起源。
*「創夢家」銅像的長木凳是複製自當年華特迪士尼在格里菲斯公園 (Griffith Park) 坐著的長木凳,原來的木凳至今仍保存著,現於加州迪士尼樂園美國小鎮大街「歌劇院」內展出,格里菲斯公園的旋轉木馬旁亦有展出同樣的原裝長木凳。順帶一提,公園內的旋轉木馬至今亦仍然存在並保持運作,這座古董旋轉木馬是由遊樂設施製造商 Spillman Engineering 於 1926 建造,原本位於聖地亞哥 Mission Beach,1937 年遷至格里菲斯公園現址。
旋轉木馬是迪士尼樂園出現的起點,所以銅像選址亦特別挑選在幻想世界的旋轉木馬前,不但向當年華特迪士尼看著女兒們玩旋轉木馬時,萌生興建樂園想法的地方致敬,亦完美配合「創夢家」背後的故事。
「創夢家」銅像每一個人物以至到手指的方向都有著故事,Kendall 講述了「創夢家」的故事槪念。華特迪士尼和米奇老鼠一起坐在長凳傾談,華特迪士尼面向代表著迪士尼樂園起點的旋轉木馬,背向着代表未來的奇妙夢想城堡,微微轉向和手指向城堡,就好像向米奇老鼠訴說他們一起創造了很多經典的奇妙時刻,未來還會為賓客締造更多奇妙體驗。
當大家靠近銅像細看,可以見到華特迪士尼的面部輪廓及表情經過精心塑造。Kendall 表示,若不能傳神重現,會分散賓客對銅像故事的注意力,而傳奇插畫家亦親自微調了米奇的肩膊、腳踭、鼻子和眼睛,確保他的面部和姿態都能夠活靈活現。
對於 Kendall 來說,「Dream Makers」這個名字承載著迪士尼樂園始於華特迪士尼的「夢想」,以及一群將不可能變成現實的「創作家」, 透過「創夢家」銅像,幻想工程師希望鼓勵賓客「不要放棄夢想,只要堅持不懈,就能將夢想變為現實。」
現職香港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創意監製的 Den Den 在大學時修讀比較文學和地理,然後投身製作人,其後她在香港迪士尼擔任舞台表演的演藝人員,在 2022 年 7 月加入香港幻想工程師團隊,翌年 7 月便負責「創夢家」項目。對於剛剛轉職到幻想工程師團隊的她來說,這個項目甚具挑戰性,她需要負責整個項目的總監督和協調工作,更要與美國迪士尼團隊緊密溝通,才可在短時間內完成,過程中與 Kendall 商量和檢討不同的設計和技術方案,令「創夢家」完美地表達銅像背後的故事和理念。美國迪士尼團隊對「創夢家」項目提供了不少寶貴意見,美國迪士尼的繪圖大師亦親手修改銅象手繪草圖上的米奇老鼠耳朵造型,令米奇老鼠更維俏維妙。這次經驗令她體驗到華特迪士尼公司的領袖都樂於聆聽和指導下一代的未來故事家,令她感受到成為幻想工程師的奇妙之處。
作為一位創作人,Den Den 與團隊對由香港迪士尼團隊的原創銅像中文名稱「創夢家」落了一番心機。當中的「創」是一個重要理念,華特迪士尼的創意不止於「夢想」,更身體力行實現(Make It Happen),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創」業家。這個「創」新的精神會在香港迪士尼承傳下去,創造下個更精彩的一百年。
Den Den 更分享了一些更體貼的設計細節,銅像設計考慮了無障礙設計,尤其是放置於銅像兩邊的書形牌匾,其高度盡量令小朋友和輪椅使用者均可看到牌匾上的內容,讓賓客與它合照時更添意義。另外原本石中神劍* 花槽上的兩棵樹被保留下來,此舉亦考慮到香港在炎熱的盛夏時銅像表面溫度可以很高,而兩棵樹可以發揮到遮蔭作用。
* 因配合「創夢家」銅像工程,原有石中神劍已經移離原址,聞説將在未來日子物色合適地點重置。
從今次「創夢家」項目,令 Den Den 更加肯定自己在香港迪士尼樂園的新角色,在香港迪士尼工作數年的她笑言自己在香港迪士尼的旅程也只是剛開始,因為每日都有新鮮事,她要仿效華特先生繼續為賓客創造夢幻體驗。她又表示,每一個華特先生的銅像對於華特迪士尼公司上下和迪士尼粉絲均別具意義,香港迪士尼團隊可以擔起創作「創夢家」故事和概念的重任,是幻想工程對香港團隊投下信心的一票。
另一位同樣見證著香港迪士尼多年成長的 Jo,主修戲劇並受訓成為劇場燈光設計師,於 2004 年加入香港迪士尼,負責確保樂園的演出都能完美地向賓客呈現,她曾帶領許多例行度假區酒店和樂園翻新工程。今次「創夢家」項目她形容是一個「藍天計劃」(Blue Sky Project),因為創意團隊可以跳出框架,天馬行空地盡情由零發揮創意。銅像對香港迪士尼樂園幻想工程師團隊是個重大的項目,香港迪士尼團隊可以擔起創作「創夢家」故事和概念的重任,是華特迪士尼公司對香港團隊投下信心的一票,同時足見香港團隊的成長。
Jo 分享到在美國拜訪雕塑家時,看到他們如何捕捉華特的神髓,令她印象非常深刻。她續稱,華特迪士尼的故事或對於亞洲賓客來說並不熟悉,所以每一個銅像都是向賓客訴說華特故事的機會,對於演藝人員來說也別具意義。「創夢家」銅像代表了華特迪士尼敢於挑戰的精神,Jo 希望大家在銅像中能找到啟發、歡樂和希望。
在文未亦提提各位「奇妙處處通」會員,在 9 月 30 日前可以在領取迪士尼預約等候卡後進入設於「奇妙處處通會員服務中心」內的「創夢家預覽館」,率先細賞「創夢家」銅像及合照,同時透過多項有關銅像幕後創作展品及一系列由華特迪士尼檔案館呈獻的迪士尼珍藏,了解華特迪士尼與米奇老鼠的啟迪故事。別忘記於指定官方 Facebook 或 Instagram 按指定步驟分享帖文,即可以憑有效會員卡換領製作精美的會員限定「創夢家」紀念套裝一份。(數量有限,換完即止。)
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圖片 (標有水印除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